张大奎-北京理工大学在读博士 2017年“百姓学习之星”

2017-11-30 16:28:47

1张大奎1.jpg

个人简历

2011.9-       博士,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2008.9-2011.1 硕士,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2006.9-2008.7 本科,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2.9-2006.7 专科,黄河科技学院,计算机及应用

参加学习情况

2015年耶鲁大学Foundation of Management项目

2015年哈佛大学法学院残障发展项目

奖励情况

2012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

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

2012中原网络十大“草根英雄”

2012-2013年“感动北理,激励你我”年度人物

2013年 第二届“青春北理”年度十大榜样

2011年 河南理工大学 硕士优秀毕业生

2017年 北京市“首都市民学习之星”

主要事迹和成效

张大奎,男,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在读博士。他从小被确诊为小脑瘫痪,但他自强不息,不断挑战身心极限:从在地上爬行到利用拐杖独立行走并且生活自理;从大专读到本科、硕士,再到现在攻读博士学位,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奇迹。2012年,张大奎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仅10名),他的事迹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后,正在感动和鼓励着越来越多的人。2016年10月,张大奎博士荣获2016年“首都市民学习之星”称号,并被推荐成为重点宣传的10名“首都学习之星” 典型之一。

克服肢体残障,创造生命奇迹

“现在很多人认为我很厉害,但我就是做自己能做的和该做的,一步步走过来的,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困难。”讲话时的张大奎还会加上手势,语速一快就会有点口齿不清,不一会儿额头上就渗出了薄薄一层汗。

1981年,张大奎出生在河南焦作的一个农民家庭。一次发高烧导致了他严重的核黄疸后遗症,身体的运动平衡功能产生了很大障碍。6岁时,他还只会爬,无法独自站立。年幼的张大奎被父母逼着用双臂架在绑在两棵树中间的竹竿挪来挪去,有时候哭着还继续“走”。几年后,双臂磨出了厚厚的趼子,他终于可以用双臂“走”了。后来,竹竿换成了粗绳子,他经常走到一半就跪倒,膝盖磕破了无数次。到了9岁,张大奎创造了第一个奇迹:他能拄着拐杖走路了。一个年轻人的天地,不再被限制在两棵树之间。

2002年,张大奎参加了高考。走路、上楼梯这些最简单的动作,对张大奎来说,都是艰巨的挑战,更别说在规定时间内大量书写的难度。考试中,张大奎头上掉落的汗把大部分试卷都浸透了。后来,他被黄河科技学院录取,接着专升本、考研,虽然每次考试都是不小的挑战,但他都扛过来了。2006年,他考入河南理工大学,并在那里读完了硕士研究生。

2011年,张大奎决定考博。很多导师在得知他的身体状况后,都选择了沉默或是拒绝。他整夜整夜地失眠,也曾想过要放弃。但他告诫自己:“绝望也是种醒悟和升华。”终于,他收到了北理工计算机学院樊孝忠教授的回信:“你可以考我的博士,但是我不会给你任何特殊的优待,能不能考上完全靠你自己。”那年冬天,他坐在轮椅上的身影震惊了整个笔试考场。面试时,樊老师第一次见到张大奎。他在楼道里滑倒了,等大家发现时,他已经在努力地爬起来。

秉持工匠精神,实现科研突破

张大奎虽然行动、语言不便,但樊老师坚持要以严格的标准来要求他,刚开始张大奎感觉到很吃力,也不是很理解。樊老师对他说:“科学研究要有工匠精神,该做的东西一点都不能省。对你严格要求是为了让你在科研上不走弯路。”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开始有人夸他“聪明”了。张大奎知道,自己并不是聪明,而是在每一天、每一件事上都愿意比别人多付出一些。

张大奎在博士期间主要研究自然语言处理,在一次讨论中,他“剑走偏锋”,创新性地提出通过对键盘行为的分析来实现辅助解决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分词问题,可能会大大提升分词的效率和准确性。在樊老师的鼓励下,他展开了这项课题研究。研究的起步阶段困难重重,他常想,“这个研究到底有没有价值?自己是不是太异想天开了?” 

樊老师看到了他的纠结和迷茫,鼓励他开阔眼界,一步一步做下去。张大奎详细地列出对研究方向和实施方案的认识,在不断的数据整理和做实验的过程当中,论文逐渐成型,张大奎也越来越有信心。论文第一次投出时被退稿,但他没有灰心,而是找到导师、师兄和外语系的同学,一起讨论,字斟句酌地修改。经过不断的精雕细琢,最终张大奎的论文被国际顶级A类学术会议ACL收录,成果引起了不少同行的关注。他颇有感触地说:“一篇好的论文不是简单写出来的,而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当他把论文发表的消息告诉导师时,樊老师激动不已,当即挥笔写下《感大奎论文发表》:“双拐敲过千层梯,十指问遍万位键。轻抽键盘行为丝,依稀汉字另重天。”张大奎小心翼翼地用相框裱起来,摆在桌面上,感觉比拿到毕业证还激动和骄傲。

服务残障事业,奉献社会公益

张大奎宿舍墙上挂的书法颇为别致——“何事惊慌”。这是他从电视里听到的话,请同学写了送他。作为一名残障者,他也曾经惧怕别人猎奇的眼神,心底的自卑难以启齿。但现在,他已经能够用自己的行为证明身体不健全并不可怕,通过努力一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他也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去传递精神能量,为社会的残障群体及其家人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张大奎以志愿者或者演讲嘉宾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很多社会活动中,以自己的经历鼓励孩子们自强不息,疏导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张大奎先后受邀参加哈佛大学残障事业发展项目“融合教育工作坊”、“生命的奇迹”特殊儿童绘画展、关注脑瘫儿童大会等活动,并发表演讲,给脑瘫患儿及其家长们带来希望。

还有一年时间他就要博士毕业了,最近正在参加 “社会创业训练营”,积极为自己的创业梦想做准备。张大奎萌生创业梦想已久,他计划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建立一个残障人士互助的信息平台,用互联网的手段促进残障人士社会资源的有效匹配。他要用这些年自己的所学,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益事业。

一个生命可以用如此与众不同的方式自我成长、触动世人,张大奎正在用实际行动探寻着“工匠精神”的精髓——“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经营、用心诠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