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士孙-南昌市第二十中学退休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2017年“百姓学习之星”

2017-11-24 09:52:54

67万士孙.jpg

个人简历

1961-1965 南昌二中 学生

1965.9-1970.6中山大学 学生

1970.7-1977.2 广东龙川县鹤市中学 教师

1977.3-2006.6 南昌二十中 教师

2006.7-今 退休

参加学习情况

在职时,长期担任南昌市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积极参加组织指导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报名参加各类培训、学习。退休后,被国家邮政总局聘为邮政监督特邀监督员,认真学习邮政法则及邮政基本知识,履行职责,服务社会,两次被评为省优秀监督员。参加江西省老干部集邮协会等社团组织,并选为理事,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兼任《江西集邮》杂志责任编辑三十余年。

奖励情况

南昌市优秀教师;首批南昌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南昌市优秀民进会员;江西省优秀民进会员;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工作先进个人;江西省优秀邮政特邀监督员;江西省集邮活动先进个人。

主要事迹和成效

以邮为媒践行终身学习 以史为点引领终身教育
—— 万士孙同志的集邮终身学习之路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的座右铭,这句话的确是至理名言。时代不停变化,我们一生要经过几十年的岁月洗礼,知识也是日益更新,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万士孙老师就用自己的亲身行动,力行着终身学习的理念!他长期坚持读书与学习,并学以致用带动周围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共同学习提高,他积极深入社区,用奉献的心、手中的邮票和切身的体会传播正能量,成为社区百姓心中的学习之星。

万士孙老师,1946年5月生,江西南昌人,1970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南昌市第二十中学高级教师。系江西省集邮协会理事,南昌市集邮协会理事、学术委员,《江西集邮》编辑。上世纪50年代开始集邮,主集民国、新中国邮票;兼集孙中山专题邮票。编组的邮集多次参加省、市级邮展并获奖。上世纪80年代以来,把集邮引入教学领域,热心辅导青少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成绩显著。率先在南昌市举办个人集邮展览。多次被评为江西省、南昌市集邮活动积极分子。有一百余篇文章发表于报刊,其中《与一枚孙中山像的邮票设计者商榷》一文得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民国史专家李新的肯定,并推荐在《民国春秋》上发表,多家报刊予以转载;《再说说""重在鉴赏与研究》一文1994年获全国集邮报刊好文章评选三等奖。曾参与《中国集邮大辞典》部分辞条的编写工作。

万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四十余年。他爱岗敬业,勤奋努力,勇于创新。他铭记伟人的教诲:要做好先生,首先要做好学生。他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如果自己都不懂,怎么去教育学生呢?“以己昏昏,使人昭昭”,那是不行的。学习对自己来说,不仅是兴趣、爱好,更是一种职责,一份担当。因此,他对学习很重视,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撰写文章,已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文章一百多篇,其中不少还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1986年10月,邮电部发行了一套3枚《辛亥革命著名领导人》纪念邮票,其中第一枚为孙中山肖像,背景为南京总统府和一面五色旗。万老师看到这枚邮票图案,想起了曾读过的孙中山对五色旗的论述,,心中不禁生疑:怎能用五色旗去映衬孙中山的形象呢?孙中山对五色旗素来反感,他主张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民国国旗,并为之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于是,万老师去图书馆、去书店,查阅资料,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寄给有关报刊,结果不是退回,就是石沉大海,没法,他只好将文章发表在自己兼任责任编辑的一份内刊上,却招致了非议……万老师坚信自己的观点没错,他将文章寄给了时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著名的民国史专家李新同志,得到了肯定,并被推荐到国家核心期刊《民国春秋》上发表。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团结报》《新华文摘》等多家报刊转载、摘登,并被南昌党史学、历史学会评为了优秀论著一等奖。

孙中山的著名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存,逆之则亡”,长期以来,一直被误为孙中山1916年9月15日在海宁观潮时题写,一些权威论著和电视纪录片也持这种说法。其实,这幅题词并不是孙中山在海宁观潮时题写,而是1920年下半年在上海为一位革命党人黄文中翻译的《日本民权发达史》所题。为考证此事,万老师翻阅了大量资料,先后写了《孙中山“观潮题词”辨析》《一个被删掉的故事》《探寻孙中山观潮题词的真相》等文章,受到广泛好评。2015年1月6日《中国集邮报》还在头版显著位置发表读者评论《学习学习再学习》,对万老师“探寻”一文予以高度评价。

2014年,为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周年,万老师写了《纪38与民国孙中山邮票的比较研究》,参加中华全国集邮联举办的学术征文活动,被选为优秀论文,全文刊登在国家重点期刊《集邮》增刊上。

在江西省,万士孙同志是将集邮展览引入学校素质教育的第一人。1980年9月下旬,为了配合学校开展“五讲四美”教育活动,他和几位同好教工,在学校举办了一次主题为“社会主义好”的集邮展览,这是文革后在我省出现的第一个邮展,此次邮展按专题展出中外邮票两千多枚。这是十年动乱后,在南昌市出现的第一次邮票展览,出乎意料地在校内外引起了轰动,每到开放时间,校会议室就被挤得水泄不通。同学们踊跃参观,认真揣摩,有的参观数次,流连忘返。不少班级还举行“从邮票上看祖国”的主题班会。兄弟学校闻讯后,也纷纷组织学生前来参观。《江西日报》、《南昌晚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先后派出记者报道邮展盛况。省、市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也来校参观指导,给予热情的鼓励。这次邮展,后来还浓墨重彩地载入了《中国集邮史》,成为南昌市二十中师生永恒的记忆。

万老师深感集邮活动对推动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有着巨大的引导作用,他不遗余力地组织同学们开展各种形式的集邮活动,引导同学们把集邮与学习结合起来成为深受师生家长欢迎的第二课堂;他还将集邮引入教学,探索一条集邮为教学服务的新路,取得显著成效。万士孙老师充分发挥邮票“百科全书”的功能,他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前后参加集邮活动的同学多达二千多人。他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组织学生欣赏邮票,介绍有关历史知识;2,引导学生整理邮票,收集有关历史资料;3,指导学生制作邮集,反映学习历史的心得和收获。几十年来,万士孙坚持不懈,走出了一条把集邮与教学结合起来,富有特色的教育之路。在他的精心辅导下,学生中的集邮人才不断脱颖而出。1987年8月,江西省团委、省教委、省科协、省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举办“江西省邮票上的科学文化知识竞赛”,南昌市选派的3名青少年选手中,有2名是南昌二十中集邮小组的成员,其中李亢同学作为全省唯一的青少年代表,还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邮票上的科学文化知识”竞赛,并获得了奖励;周平同学编组的《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邮集,参加省、市邮展获得好评,校集邮小组制作的邮集《昆虫》,获得了一等奖,并被推选参加“华东地区中、小学昆虫考察成果展”,获得二等奖。李庆九同学虽已参加工作,但集邮热情不减,在万士孙老师的热心鼓励和指导下,编组了一部《银行》专题邮集,参加今年香港第23届亚洲邮展,勇夺镀金奖加特别奖,而且是唯一的特别奖。

1987年7月,万士孙总结自己辅导学生集邮活动的体会,撰写了一篇《浅谈专题集邮在对青少年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的论文,在市教育年会上被作为重点文章进行宣讲。他将集邮引入教学的尝试和成功经验,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认可,南昌市教委领导更是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从一个很有新意的侧面”,提供了“开展课外活动的新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从此,万士孙受到多方面的关注,受聘为许多集邮活动的辅导员、评审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以更高的热情走出校园,投入到省、市的集邮活动之中,开创了集邮与教学相结合的更高层次。南昌市中小学集邮展览、南昌市青少年集邮知识竞赛、南昌市青少年集邮征文评比、南昌市青少年集邮夏令营、南昌市教师集邮展览、江西省青少年集邮展览、江西省集邮知识巡回演讲、江西省邮票上的科学文化知识竞赛……这一桩桩、一件件邮事活动,随处都可以见到他忙碌的身影,活动的顺利进行,无不浸透着他辛勤的汗水,倾注他无穷的心血和智慧。

2004年,万士孙老师的教研课题《集邮与历史》被学校列为校本课程,2005年,南昌二十中被评为“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校集邮小组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西省集邮活动先进单位”,他也多次荣获省、市集邮先进个人、市优秀教师称号。

万士孙也是一个严于律已、热心助人的人。南昌市有一位集邮家要编组一部邮集,需要孙中山先生到南昌的资料,万士孙二话不说,连夜查找;新建县有一位集邮爱好者向他诉说缺报少刊的烦恼,他即冒着酷暑,以国家邮政监督员的身份,赶到县邮政局进行考查,了解情况,反馈意见,指导工作,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他编辑《江西集邮》多年,培育新苗,扶掖后进,使多人受益,终生难忘,但他从不向人炫耀。《江西集邮》在他和同事们的精心编排下,连续多年在全国邮展上夺得文献类银奖,荣获全国“五佳”集邮报刊称号,成为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集邮报刊,深受广大邮人的喜爱。

万士孙还是一个勤于思考,善于笔耕的人。二十多年来,他除了撰写、编著一批教学论文、教学辅导读物外,还结合教育教学,以独特的视角,对邮票上的历史,尤其是民国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写下了一篇篇论点鲜明、颇有价值的集邮文章,在报刊上发表的就有100多篇,30多万字。2003年10月,他将自己的心血凝结成《集邮与历史》一书,由新疆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获全国优秀集邮图书奖和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全书分为五辑,第一辑是“观邮话史”;第二辑“以史辨邮”;第三辑为“邮事评说”;第四辑是“邮人写真”;第五辑是“寓教于邮”。

万老师不仅以自已的模范行动,为大家树立了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榜样,被评为南昌市优秀教师,而且他还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万老师是南昌市中小学首批学科带头人。多年担任南昌市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积极组织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在他所在的教研组,几位年轻教师在他的帮助下,运用邮票辅助教学,几次在全市教育系统“园丁杯”教学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还有两位青年教师在撰写硕士论文时,均以万老师进行的“集邮与历史”教学改革的实践为研究课题,先后写了《集邮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研究》《新课程下邮票辅助历史教学的实践研究》,均获得好评,一致通过。一所普通中学,竟有两位青年教师以集邮与教学为题,撰写了颇有分量的硕士研究论文,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有感于此,万老师写了《集邮助她俩喜获硕士学位》的长篇报道,在《中国集邮报》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

万老师退休后,一如既往地坚持学习。他受国家邮政局聘请,担任了国家邮政特邀监督员,认真学习邮政法规和邮政基本知识,认真履行职责,热情为广大邮政用户服务,曾两次被评为全省优秀邮政特邀监督员。他还参加了江西省老干部集邮协会,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运用集邮这种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

万士孙老师已年过花甲,早已从教学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牢记当年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继续在集邮的百花园中辛勤地耕耘,无私地奉献。凭着他钻研史学的韧劲、宣传集邮文化的执着和教师的勤奋,毫无保留地在邮坛、教坛和史学界发挥他的光和热,续写着人生最美丽的篇章。